スキップしてメイン コンテンツに移動

投稿

8月, 2016の投稿を表示しています

Corrinne May『FLY AWAY』

JUSTDA ★★★☆ (2001.12.29発売) 在錄音帶幾乎全面絕跡的年代,也漸漸忘了當時一邊聽著廣 播,要是聽到不錯的曲子便立刻錄進錄音帶,然後就可以反 覆的聽,在老爸的車上聽,下課後聽、吃飽飯聽、睡覺前聽 …。專輯同名主打歌〈Fly Away〉才在電台首播,來自新加坡的Corrinne May和著鋼琴猶如天使般地唱,有種被神眷顧的溫度,因 為太過美好夢幻到頭來完全忘記錄下來。後來,錄音帶沒錄 到的已經錄進我的腦海裡了,這張《FLY AWAY》十二首歌英文創作,幾乎是鋼琴為主、吉他為輔 ,幾首帶Live Band的編制亦讓這張專輯不過於古典導向。幾年過去, 響韻代理進口日本版《Beautiful Seed》(2007)、《Crooked Lines》(2012),一貫還是Corrinne May那溫柔真摯的作品,還是會讓人回想到2002年這 張《FLY AWAY》所散發的,那空前絕後的一道曙光,不論經過多 久,還是給人愛與希望、給人百分之兩百以上的正能量。

フェイ・ウォン王菲『菲賣品』

(1997.09.30発売) 從〈天空〉到〈浮躁〉、從王靖雯到王菲,在釐清這變化之 前,她的歌聲大可不必矯揉造作,就能很有想法、很有個性 的去把那個世界的未知一道一道唱進歌曲裡。無論有多麼飄 渺哀傷、多麼冷嘲熱諷,在《菲賣品》中所被濃縮的時代氛 圍,早就預藏好世紀末看似平靜海面底下的一股暗流。儘管《菲賣品》裡頭收錄了〈天空〉、〈我願意〉、〈棋子 〉、〈天使〉等早期王菲的流行經典,1996年的專輯同 名主打歌〈浮躁〉整首歌幾乎以Demo帶式的呢喃「La Ja Bor~」帶過,似乎已不難見王菲不為市場趨勢而妥協的 製作模式,其後的《只愛陌生人》(1999)專輯更證明 了王菲早出走了那個我們以為還悶在小情小愛、你情我願裡 的平凡女子。

The Cranberries『no need to argue』

JUSTDA ★★★★ (1994.10.03発売) 2002年冬天結束在歐洲的巡演之後,便決定解散的Th e Cranberries,誰知道在八年後(2010)又 選擇捲土重來,2011年發行了歸復之作─《Roses 》。不過這張《no need to argue》依舊是The Cranberries在90年代意氣風發的一張作品, 在Suede演唱會上的暖場獲得了MTV的注目,隨後在 英國首發單曲竟也倒吃甘蔗般重回金榜14名的位置,橫越 大西洋與太平洋在美、澳地區亦拿下6白金以上銷售亮眼的 成績,自此奠定在主流市場的地位。 整張唱片短短的前15分鐘內從〈Ode To My Family〉的滿載鄉愁、〈I Can't Be With You〉的檢視自我到〈Zombie〉表達出對人類社會 和歷史的鮮明意象,便已撐出樂團在敘事、情緒感染力上的 獨特色彩。隨後的〈Empty〉、〈Ridicoulo us Thoughts〉等更是為這張專輯畫龍點睛的作品,當 然,主唱Dolores O'Riordan這位女祭司的魔音在搖滾節奏裡,時而 輕撫、時而咒語般不斷呢喃吶喊著,讓所有躁動的靈魂都找 到了肉體真正的歸處

KEANE『Under the Iron Sea』

JUSTDA ★★★★☆ (2006.06.12発売) 由於首張專輯《 Hopes and Fears 》 (2004) 便獲得空前的大成功,總銷量甚至打進英國史上 Top36 的位置 ( 超越《 The Joshua Tree 》 (U2) 、《 The Man Who 》 (Travis) 、《 Parachute 》 (Coldplay) 等前輩的經典之作 ) ,但這並沒有讓 KEANE 因而遲疑卻步,在巡迴演唱會進度同時籌備新作品《 UNDER THE IRON SEA 》在概念上並不遜於首張專輯,濃厚的實驗性〈 Atlantic 〉傾倒出沉重的哲學思考 ; 節奏流暢的〈 Is It Any Wonder? 〉則像開了一扇窗;到態度堅決的〈 Nothing In My May 〉、冷冽唯美的〈 Bad Dream 〉、敘事小品的〈 Hamburg Song 〉再回到〈 Under the Iron Sea 〉的激昂,讓整張專輯的風景如同浪潮般的起伏,將鍵盤音效的實驗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Crystal Ball 〉仿若接續首張專輯的榮耀氣場, KEANE 成功地為這張專輯打造了獨有的實驗氛圍,包括邀請到圖騰設計師 Sanna Annukka 一手包辦具有象徵性意義的圖樣,節和奔騰的馬與波浪、北國的城堡與士兵,這些在規則之中也不失人性的浪漫情懷,就是歌裡唱的─「 Oh / Crystal ball / Crystal ball / Save us all / Tell me life is beautiful / 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 」催生了魔幻,又再次被魔幻催眠。

HYDE『ROENTGEN』

JUSTDA ★★★☆ (2002.03.27発売) 當樂團主唱單飛已經不是一見稀奇的事, Hyde 把專輯製作拉到英國,這一張沒有「彩虹」光芒的作品,顯然在編曲上已經不必然需要顧慮太多,整張專輯由 Hyde 一手包辦詞曲 ( 英文版與日文版 ) ,只能用「耽美」一詞形容,終於這遠在天邊的搖滾之神,暫時成為落入凡間的王子。有意思的是,專輯《 ROENTGEN 》一詞取自放射線的專有名詞,顯然希望藉由音樂投射出被隱藏、或是長久以來被忽略的情緒,從〈 UNEXPECTED 〉、〈 WHITE SONG 〉、〈 EVERGREEN 〉運用大量弦樂鋪陳那股具有爆發力的情緒一層層逐漸拆解開來;先行單曲〈 SHALLOW SLEEP 〉就是虛實的一體兩面,歌詞寫來浪漫,思緒卻在悲傷的邊緣游走;下半場〈 NEW DAYS DAWN 〉之於〈 ANGEL’S TALE 〉、〈 A CAPE OF STORMS 〉之於收尾的〈 SECRET LETTERS 〉猶如白天夜晚的交替,但或許也不需要白天和夜晚,因為 Hyde 就是替人解憂或治療的角色,在彩虹樂團的歌裡可以找到忘記要發洩的自己,而在這裡,則重新學會溫柔看待別人和自己。

Joan Osborne『Relish』

JUSTDA ★★★☆ (1995.03.21発売) 偶然在酒吧的一次登台演唱Billie Holiday的〈God Bless the Child〉後成為駐唱歌手,略帶沙啞的音色詮釋起靈魂樂、藍調、搖滾風格的作品,又是那麼的讓人刮目相看。自己創作、自組唱片公司到自己發行專輯,不願受到商業唱片公司操控的Joan Osborne(瓊‧奧斯朋)其實是一位相當有才華、想法的歌手,95年才選擇與商業公司Mercury Records簽約,隨後發行了極具爭議性的首張專輯《Relish》(中譯名:喜悅)。〈One of Us〉的副歌裡:「What if God was one of us?」(上帝是否存在於我們之間?)探討的是人與神(上帝)之間的連帶感,上帝究竟是什麼模樣、相不相信天堂與耶穌的存在這種議題,在很多迷惘無助的時刻,宗教信仰是精神上的入口還是出口,「歌頌上帝」或許是需要機會去自省的。同樣存在爭議性的專輯中另一首主打歌〈St.Teresa〉,寫的是性工作者對自我生命的祈求和昇華,在編曲上選用曼陀鈴讓曲子聽起來增色不少,作為這張專輯的第一曲序,的確提升了聽者接續對主題的注意力:「Where is the Relish?」。 從充滿靈魂地隨興翻唱Bob Dylan的〈Man in the Long Black Coat〉暗喻世人的冷淡無知,到〈Right Hand Man〉對流行搖滾拿捏得宜、敘事悲情的〈Pensacola〉,對各種曲風都能詮釋自如,在曲子的律動中,Joan Osborne總是找到專屬她自己的節拍與情緒搭配,電視影集亦選用了〈Lumina〉這首在當時應該算是有點前衛的民謠小品作為插曲,加上〈One of Us〉獲得市場相當大的迴響,不僅知名度大增,連帶讓這張《Relish》在英美排行榜上都拿下不錯的成績。參與創作與製作《Relish》的樂手是這張專輯不可或缺的角色,寫了〈One of Us〉的吉他手Bazilian更身兼電子琴、曼陀鈴、薩克斯風、口風琴等樂器的演奏錄製,概念式的作品以及豐富多元的傳統樂器使用,給了這張專輯各種面向的情緒。喜悅絕對不單指涉喜悅本身,透過《Relish》這張專輯,可見Joan Osborne在音樂上的想法與她看待這個社會的角度相關,讓Joan Osborne立下90年代創作女歌手難得一見的風範,而她那世俗般的靈魂嗓音...

Matthew Perryman Jones『Swallow the Sea』

JUSTDA ★★★☆ (2008.08.19発売) 一把吉他就很迷人的Matthew Perryman Jones算是在遇見James Blunt之後、被Ed Sheeran洗腦之前,完完全全填補我聆聽Guitar-Singer空窗期的一位音樂創作人。封面令人聯想到Snow Patrol在〈Chasing Cars〉MV裡逐漸沉入城市之海的那張臉,生命的積累越是往水底下探,才自覺此生如同渺小浮游,正是專輯同名歌曲〈Swallow the sea〉所層層堆疊出的巨大意象;〈Save You〉這首抒情單曲成為這張專輯最重要的起點,整張專輯也都是傾向抒情搖滾的風格,而台灣前衛花園唱片作為「辛勤的耳蘑菇養殖業者」代理發行一系列迷幻飄渺的像Maximilian Hecker、múm或是法式呢喃的夢的雅朵、Peppermoon等,而Matthew Perryman Jones的作品由於備受許多美國劇集的青睞選用作為插曲,帶著濃烈又不捨的情緒〈Save You〉,具有畫面感的抒情作品便成為十分具有煽動力的作品;波濤洶湧不輸前曲的〈Swallow the sea〉同樣浪漫,情感面潛得更深;〈Feels Like Letting Go〉則顯得釋然許多。當我們選擇執著,到一種執迷不悟的程度的時候,《Swallow The Sea》是一張非常適合帶上旅途時候聽的一張唱片,縱使我們一定記那些揮之不去的記憶的時候,也只能進化自己,讓自己進化到足以對付那些回憶的程度,握緊手心聽Matthew Perryman Jones唱,《Swallow The Sea》所吞吐的情感面便是一張最佳典範,使我們不再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