スキップしてメイン コンテンツに移動

投稿

11月, 2010の投稿を表示しています

孫燕姿『完美的一天』

JUSTDA ★★★☆ (2005.10.07発売) 做一張唱片其實可以不用大老遠跑到紐西蘭、巴黎或是埃及。這張選擇在花蓮拍攝封面的專輯,在某種意象上找回了燕姿作品最基本的元素:一個愛唱歌的女孩,跟聲音中坦然自我的態度(像同名專輯中的〈超快感〉那個樣子)。《完美的一天》是孫燕姿在華納唱片的最後一張作品,雖然歷經唱片公司高層異動,但製作執行依舊保持水準之上,除了固定班底的偲菘偉菘之外,賈敏恕、林暐哲、蕭賀碩都參與了單曲製作,燕姿更是首次擔任總監一職,對於音樂的想法與企圖都可見一斑。虞洋詞曲兼編曲的〈完美的一天〉揮灑另類輕鬆、自在的魅力氣度;描繪濃厚詩意的〈眼淚成詩〉在林夕的細微字句與二胡相互映出情歌的質感;這樣的情緒延續到了〈隱形人〉,加入熟悉的鋼琴伴奏、鼓聲沉入更深的感傷之中。蕭賀碩創作的〈流浪地圖〉則走出傷心低潮,緩緩回歸平靜安穩的怡然自得;前所未有的龐大合作陣容:結合五月天、F.I.R.飛兒樂團齊力創作的〈第一天〉,明亮愉快的搖滾曲風,為專輯概念的核心曲目。由林暐哲製作的〈Honey Honey〉有甜蜜混合童聲跟曼陀鈴的熱鬧聽感;拉出空間感的〈心願〉,細微電子顆粒堆積出的情感張力也是前所未見;有流行藍調風格的〈另一張臉〉不拘束的演唱表情突破;繼〈綠光〉之後,慶典般的〈夢不落〉增強了銅管樂拍打上的重量與變化,新鮮又華麗。由燕姿作曲的〈明天晴天〉溫暖地為完美的一天劃下句號。 《完美的一天》除了保有以往的製作質感,從抒情到搖滾,從收斂傷感到熱力綻放,這是燕姿的可能,在這可能之中試圖解開一些過於流行地綑綁,一頭紅髮也暗示性的宣告著燕姿對音樂的執著性格與自主日趨強烈的時代即將來臨。 推薦曲:完美的一天、隱形人、流浪地圖、夢不落

RADIOHEAD『the bends』

JUSTDA ★★★☆ (1995.03.13発売) 許多樂迷對英搖的態度與聆聽角度是優雅而孤獨的,只是Radiohead試圖讓人從孤獨中檢視自我,激起內心不止的波蕩。主唱Thom Yorke時而放肆,時而優美的自我;吉他手Jonny Greenwood的迷離與敏感,創造了樂團在簡單的編制下,仍能在音樂元素與想像上有無限的發揮空間!《The Bends》 是Radiohead的第二張專輯,卻也是在第一張專輯以〈Creep〉表現膽怯不滿的窘境之後,Radiohead重新調整方向,讓概念滑向平穩流暢的自然情緒中最為傑出的作品。這張專輯也讓Radiohead在95年底獲得英國音樂獎最佳樂團的提名!品味這張專輯是我試圖回想童年不可思議的方式:有著90年代的氣味,以另類搖滾還有甫出道對於創作的直接跟生氣。  以〈Planet Telex〉格調大氣的開場,背離主流某些編曲喜好,電氣的融入與音效器的運用,為整首曲表現的情緒也好,被渲染的環境都成功進入創作者的預設。專輯同名曲〈The Bends〉呈現同樣的風貌,慵懶接近上升為憤怒的表情。聽得出瘋狂以及人類對自我跟世界的咬牙之恨。流名樂史的流暢作品〈High And Dry〉,風景瞬間帶我來到了英倫郊區,檢視孤獨的自我美麗之下的悲哀。個人私心滿分推薦〈Fake Plastic Trees〉,吉他搭配清唱的清澈透明,這首歌主要描述了人生的際遇與無奈,讓人盲從社會的流行,然後結果是墮落甚至一事無成。後段帶出的力量映出虛實兩面的拉扯,實在感動!回到速度感的軸線上,感覺〈Bones〉的野蠻放縱。雙吉他伴隨〈Nice Dream〉優美抑鬱地自由飛揚,細雨的夢中,不時流溢出溫暖又掙扎的字句。唱法個性乾淨俐落的〈Just (You do it to yourself)〉同樣狂放不羈,保持了英搖的流暢感,疾速快走的電子聲效與主唱情緒的互相呼應。〈My Iron Lung〉簡單不做作,卻嘗試在風格上突破原有的既定印象,電台風格完全鮮明的不服當下流行樂壇之癢,走出自我。歌詞不多的〈Bullet Proof…I wish I was〉,微弱光線的氛圍,竟然還能感受到陣陣暖流滲透進皮膚裡。美麗的假音延續到〈Black Star〉,看似為將專輯劃下句號,但卻像個半成品讓人感到不滿足;〈Sulk〉則像個奮力一搏只求解脫的中年人,最後僅存的相信。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