スキップしてメイン コンテンツに移動

投稿

7月, 2011の投稿を表示しています

スピッツ『色色衣』

(2004.03.17発売) 每一年都有幾件最心愛的新衣,每一件都紀錄著最繽紛的心情。於是,《色色衣》就在這樣的一個概念下應運而生!在上一張專輯《新月搖滾》之後,爲了能回顧Spitz 1999~2004年,也就是成軍十到十五週年之間的音樂表情,集結了一些比較非正式發表的單曲作品,以類似「B面精選」的方式選出了12首作品+2首發售單曲。《色色衣》不同於正式發表的專輯,也跟一般商業性質推出的精選作品不同,這張精選主打Spitz比較不為人知的搖滾氣味,是一個進階了解Spitz另一面的機會。  從冠軍單曲〈眺望星星的人〉延續著前作《新月搖滾》的激昂壯闊,主唱草野高亢又具有包容力的嗓音,依舊那樣流暢的發散著;到大玩電音龐客搖滾的〈HI-FI LOW-FI〉,在一陣搖頭晃腦後,超乎想像的瘋狂;作為單曲〈觸變〉的B面曲〈稻穗〉展現鄉村民謠的親切溫馨,自然又絲毫不做作,同時帶點童心未泯的唱趣;中版流暢之作〈魚〉則如同午後海上的浪漫舞曲,美妙又感人的思念情懷。日落之後,略現復古風潮的〈月光〉悄悄地說出對人生的理解與抒發,直到〈回憶〉再度化身搖滾怪客,使盡渾身解數釋放及狂妄的吶喊,不服輸又倔強的攻城掠地一番後;重新混音的〈青春倖存遊戲〉堆疊出陳重的電吉他,像來不及揮霍就流逝的瘋癲時光;〈杉林旋律〉有換上四季景色的童謠,像緬懷過往的迷你詩篇;硬式搖滾作品〈搭船〉 繼續結合日式民謠作點綴,讓快拍也顯得十分輕盈;同樣式硬式搖滾的〈春夏火箭〉卻有比較直接的熱情展現。接著開始以實驗性的換拍來表現〈孫悟空〉的曲式,暗示人類生活的無力感與變化多端;不插電的清新民謠〈大宮夕陽〉隨著舒服宜人的旋律,回憶心中小小的幸福;直到耀眼又有力量的樂章〈追夢虫〉出現,比人比喻成小蟲,即便再怎麼渺小、脆弱,也會追尋著自己的夢想;最後一首〈我是噴射機〉是Spitz在地下時期的未發表作品,回到爲音樂瘋狂的年代,那種粗糙的音樂質地,蘊含著勇於挑戰的精神,讓Spitz 15年的原創音樂一路翱翔如此地精彩! Spitz的搖滾其實一直都是剛柔並濟的,時而強悍、時而舒緩,正如2010年的專輯《棘丸》,多少宣示了Spitz有這樣的音樂風格,而《色色衣》主要呈現了Spitz成軍十年後試圖進行的音樂革命,不用激烈手段,反而將生活中的小事化作理想元素,並融入創作當中,不同於耳熟能詳的單曲精選,這張《色色衣》細微的觀察力與想像

宇多田ヒカル『Distance』

JUSTDA ★★★★ (2001.03.28発売) 1998年,宇多田光正式以雙A面單曲〈Atomatic/Time will tell〉出道,首張專輯《First Love》發行至今更創下900萬張日本史上最高銷售紀錄,專輯同名歌曲〈First Love〉隨著日劇《魔女的條件》播映,成為家喻戶曉的大眾情歌。 2001年發行的第二張原創專輯《Distance》,在日本也掀起與另一位天后濱崎步的328大戰,也就是濱崎步的《A Best》跟這張專輯的市場宣傳銷售戰,在JPOP史上算得上是知名的一次資本大戰,爾後隨著唱片銷售的蕭條也就很難再見到那樣的情景。 這張專輯從一開場氣勢就大勝,按下播放鍵後迎來〈Wait & See 期待冒險〉,匠氣十足的編曲撐開前所未見的華麗格局,音樂性變化也非常多元;西班牙情調作為陪襯的〈A級秘密〉讓原本R&B的唱法增添幾分浪漫與新意,這首單曲同時也是木村拓哉跟松嶋菜菜子主演的日劇《HERO》主題曲,再當時更造成一陣旋風與話題;專輯同名歌曲〈Distance〉midi編曲營造繽紛不已的輕快鼓動,在下一張專輯中則改編為慢板的抒情單曲。接著回歸原汁原味的R&B演唱,〈太陽眼鏡〉帶點迷惘失落有果斷誠實表現自我內心的不安跟疑惑;以另類搖滾為基調編織出〈連續劇〉試著用吉他音牆區隔對愛的不同感受,這兩首單曲均展現了更上一層的個性。然後抒情作品〈Eternally〉彷彿繼承〈First Love〉面對感情的溫熟之態,進一步訴說戀人間永恆的諾言;〈Addicted To You〉曲風上頗有西洋天后Whitney Houston的格調,換拍自然順暢,連口氣轉折也十分俐落完美;〈For You〉不凡的冷節拍牽動了現代人的孤獨寂寞,這股傷感卻也能被平撫而轉化為歡欣光亮。電子繽紛開場的搖滾曲〈踹開它!〉似乎已經厭煩週遭景物,在急拍與複雜的曲式表現人們生活的自決任性;另類的〈Parody〉弔詭且各異其趣,不想屈服於當下流行,只想脫離現有規則;同樣讓人驚艷的〈時間限制〉乍聽之下就像是完熟的西洋流行樂,漂亮的和聲加上恰到好處的力道節拍;緩行到慢拍的〈無法言喻的心情〉在柔和的電子聲光色中,回歸平淡風景。Bonus Track為〈HAYATOCHI-REMIX〉。 《Distance》有良好的演唱功力作為基礎,因此在曲風的嘗試上沒有限制

Mr.Children『Q』

JUSTDA ★★★☆ (2000.09.27発売) 跨越過前作《Discovery》警世意味濃厚的絕望氛圍之後,Mr.Children用第8張原創專輯《Q》開啟新紀元的大門,有一股不服於現實世界的壓抑與亂象,倒映在封面上有種「不論未來的我們將身處何處,都會有一種自在愜意」之感,樂曲則進化成實驗性與多樣性強烈的性格,也是介在《Discovery》與《It’s a wonderful world》兩張專輯之間的緩衝。不過也因此讓《Q》中許多曲目成為樂團風格轉向的指標:從絕望到希望。 從空洞循環之中,回到專輯的開頭〈CENTER OF UNIVERSE〉,用緩慢數拍吉他與清唱進入浩大的情境之中,企圖從人群中找回真實的自己;再直線前進拉出〈その向こうへ行こう〉這首飽滿的搖滾佳作,即將震垮現代城市的繁華的虛擬高牆,向另一個全新的方向前進吧!前面的風景中是否有我們的夢與目標呢?〈NOT FOUND〉給了我們答案,這首帶著速度感的抒情作品,用愛人的力量作為堅持下去的後盾,就算路途上難免會有迷失的時候,都可以得到慰藉的力量;充滿搖滾個性〈スロースターター〉爆炸般的能量四射,將人性的平凡置頂公開,正面也好負面也罷,不都是值得我們省思的嗎?引入〈Surrender〉起了吉他與大提琴的化學作用,聽來穩重卻情感滿溢,如此豐富的情感是真是假也無從說起,整首歌戲劇性的編曲佈局雖簡單實在很難不讓人感動!留下大提琴為〈つよがり〉揭序,唱著溫柔而脆弱的愛情,因為悲傷確信了情人間的在乎、體貼,才是真正的動人的愛啊。結合一點爵士樂的隨性,〈十二月のセントラルパークブルース〉唱來自在,可以算是Mr.Children前期少有的玩樂的氛圍;玩累了倒一杯咖啡,開始了有一點魔幻電氣的〈友とコーヒーと嘘と胃袋〉,形容現代人資訊爆炸的社會,什麼有的沒有的都要被硬塞進腦袋,那種無奈的心情,人也要跟著炸開來了嗎;還是恢復輕鬆雀躍的〈ロードムービー〉換個想法,感覺生活瑣事的幸福可能,結束痛苦的現實之旅吧;接著以童趣多變的〈Everything is made from a dream〉用現實向夢想還有前輩們致敬,然後要繼續向夢想前進喔!!專輯中收錄的發行單曲〈口笛〉則是一首很有力、以愛與希望作為原點的勵志歌曲,這樣的曲風在後來Mr.Children的專輯幾乎都是必備的「武器」!步上歸途時,用十分粗糙的吉他音牆

林宥嘉『PERFECT LIFE美妙生活』

JUSTDA ★★★ (2011.05.06発売) 從《神秘嘉賓》(2008)到《感官/世界》(2009),林宥嘉算是成功地為華語樂壇帶來一些新鮮改變,像是詩意的抒情或是譏諷的搖滾風格都可見一斑。照理說第三張專輯我們預期看到更脫軌的演出,但或許《美妙生活》製作策略上比較遵循之前的質感,或者說從《感官/世界》之後的林宥嘉在音樂上已經有固定的路線或型態,迷幻而搖滾,這次加入一部分的電子樂風實驗之外,整體格局並無太大的變革。專輯包裝倒是相當具有巧思,預購版本的專輯是一大披薩的紙盒裝,收藏必須要費盡一番心思了。 開門見山的唱起〈美妙生活〉有實驗性的復古探戈融入電子遊戲般的暢快;接著〈自然醒〉鮮明的情緒漸層鋪展,副歌的扎實的搖滾力道,比上一張專輯的〈感同身受〉更成熟了一些,用簡單的歌詞敘述了現代社會的糟雜混亂;轉進抒情主打〈想自由〉揚起優雅的小提琴陪襯,唱著:「每個人都缺乏什麼/我們才會瞬間就不快樂」道出了愛情世界裡的進退選擇,都會有失去理性,或是出現理性不管用的時候,只能乏力以對,甚至逃脫;中場休息的〈我總是一個人在練習一個人〉瀰漫著淡淡地孤獨感受。俏皮的〈紀念品〉轉換串進美式搖滾的多重音軌,氣勢不凡,只是情緒上的包裝跟上曲〈自然醒〉如出一轍,唱法依舊穩健扎實,幻麗的電子搖滾〈不換〉不斷堆疊起的高度,算是整張專輯最亢奮的曲目,也像上一張專輯裡小宇的創作曲〈另一個自己〉。鋼琴靜靜伴唱的〈擁有〉、〈早開的晚霞〉,就像是一個人在那裡自言自語的傾吐辛酸心事,以淡薄的感懷哀傷,來佔據生活的每一個步伐;〈想念〉伴隨吉他渲染開來的絲絲不捨,同〈再別康橋〉的浪漫詩境,再用溫柔的聲色唱出最後一首〈晚安〉,以劃開與經典的別路創造了新的詮釋表情。Bonus是復古的美式舞曲風〈Fly My Way〉,是份外壓軸的驚喜。 在這世界上生存或者有點狼狽,從早到晚一成不變的規律就像《美妙生活》所呈現的赤裸,睡醒與入睡之間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被創造一些什麼,《美妙生活》諸多作品停留在某一個我們所渴望的片刻,日子雖然平凡無奇,但那些曾經無奇的日子卻有著一些些具有紀念價值的回憶,亦凸顯了〈紀念品〉跟〈不換〉的精采氣度,而過於細緻的抒情,便像是為末曲〈晚安〉所鋪陳的,一直到內斂、傷感都走進了黑夜,期盼生活的美妙,正一點一滴遺落,等待我們再次將它拾起。 收錄曲: 1. 美妙生活  2. 自然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