スキップしてメイン コンテンツに移動

JOLIN蔡依林『呸』

JUSTDA ★★★★☆
(2014.11.15発売)
從少男殺手、七十二變、舞孃特務、花蝴蝶到大藝術家,出道十五年的歌手生涯裡,雖曾經一度不被看好,但也因為她一再挑戰自我的毅力、大膽嘗試出《MUSE》(2012)驚豔眾人的傑作。而在某種程度上,《呸》承繼了前作的色彩,予以破壞並重建,讓整張專輯態度表達條理清晰,前所未有。

2013年正式組成音樂實驗團體「THE VERSE」的三人組—由陳綺貞譜曲、陳建騏填詞、鍾成虎操刀的〈第二性〉,英文譯作「Gentlewomen」相當有意思,意旨除了生理性別(第一性)為男性的身體裡面,淺藏著他女性的心理性別(第二性),去除人類性別分類的絕對值,同樣由鍾成虎操刀製作,韋禮安作曲的〈自愛自受〉講述情感觀的投射反饋,往往怨不得天也尤不得人,竟也樂在其中的類自虐情節;有別於上一張專輯幾乎由林邁可擔綱製作,這張專輯首次與陳星翰合作便交出〈Play 我呸〉、〈I'm Not Yours〉、〈Miss Trouble〉、〈不一樣又怎樣〉(與林邁可合力監製)四首作品。從〈Play 我呸〉暗諷當代盲目跟風潮流、以及特邀安室奈美惠合唱,拒絕當男性附庸、女人當自強的〈I'm Not Y...ours〉,到為社會上少數團體發聲的〈不一樣又怎樣〉皆成功結合時事話題;亦在這張專輯裡監製了三首歌的小安,〈唇語〉、〈美杜莎〉和〈電話皇后〉各有各的魅力,十分吸睛。蔡依林自1999年出道以來乏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兼顧求新求變同時,在音樂裡安排如此發人省思的概念,著實為這張唱片注入了生命。

一張唱片製造的「效果」,可以從封面包裝、歌手特質、歌詞旋律、編曲製作一直到作品所要闡述的主題延伸到每一位聽眾自己的解釋跟記憶,然而有時候效果的娛樂性與話題做足了,歌唱也完了,我們依舊不覺得滿足、不夠痛快,甚至更抒情傷心。「看著他/自成一局歇斯底里/看著他/雙人床上Solo抽泣/第三人稱的自己/有病就呻吟/那麼神經/那麼入戲」—延續和林俊傑在上一張專輯裡合作的〈馬賽克〉,這次的〈第三人稱〉找來蔡依林經紀人王永良填詞,雖然是一首乍聽之下市場取向的情歌,卻也是一首自省的、找回原來最真實的自己的一首作品。

自蔡依林加盟Capital唱片後,《舞孃》(2006)這張專輯成功讓大家見識到當今華語樂壇仍有這麼執著的歌手,讓歌手可以不只專注在唱歌,或是每一次新專輯的主題、什麼歌深受大眾喜愛等取向,蔡依林更專注在音樂的呈現所代表的意義,這張《呸》的出現不僅來勢洶洶且勢不可擋,從中我們或多或少看/預見了這世俗的阿諛奉承、很自以為、自我矛盾、衝突、慾望…等,黑底封面裡一身黑禮服的蔡依林與粉色絲帶的包裝/綑綁不正也暗喻了美好年代早不復存在的社會,你我都可能成為順從或叛逆於自己與這世代的角色之一。




コメント

このブログの人気の投稿

陶喆『黑色柳丁』

JUSTDA ★★★★ (2002.08.09発売) 終於,我們等到一張足以掀起革命的作品。1997年出道的陶喆,歷經兩張專輯《David Tao》、《I’m OK》之後,呈上這張將現實社會面導入音樂創作概念的極致成果─《黑色柳丁》。 以柳丁比作原本美好的世界,只是現實的黑暗面覆蓋了表面。從開場的〈黑色柳丁〉鋪陳的電子樂直到副歌撞擊強大的搖滾火花,為專輯開啟廣闊的想像視野與意念企圖,也暗示了人與世界之間的衝突感。接著切入〈今天晚間新聞〉盡是負面驚悚的訊息,透露出對世界的失望與無奈。於是陶喆試著以祈禱的方式,唱出〈Dear God〉無語問蒼天的心情,又流暢地呈現這世界的各種繁複糾葛。〈Angel〉平緩抒情地將希望寄託在人的信念上,期待有天能解開這世界巨大無解的結。〈討厭紅樓夢〉是挑戰古典中國紅樓夢的想像,很多事情其實很簡單,不必想太多,也喚醒了人性裡愛人的力量。編曲復古的〈蝴蝶〉忠實面對真正的自己,不再退卻畏縮。實驗性與玩興大發的〈宮保雞丁〉讓專輯概念不過單調失色,歌詞內容也讓人會心一笑。純情的〈Melody〉渾厚氛圍的編曲算是繼〈沙灘〉、〈天天〉之後感傷系列的最終幕,回到戀人與旋律相互無可替換的重要特質;〈月亮代表誰的心〉改編重唱也別有一番趣味跟意義;走在成長交叉路上的〈二十二〉正值踏入社會的年齡,而那種社會新鮮人面對世界的各種疑難雜症的同時,卻又滿懷希望。搞怪KUSO風格的〈My Anata〉則暗指現代人情感觀不堪一擊的脆弱,聽來格外輕鬆有趣;〈搖籃曲〉將世界拉進沉睡的黑夜與和平,所有不安跟混亂都暫停,隨著陶喆溫柔細語逐漸緩和下來。不論選擇遺忘或是視而不見,《黑色柳丁》都把人的視角放大檢視:面對世界之前先面對自己,以音樂反射社會面的不公義,並從中求得一處發洩與休息的角落。

石康軍『火光』

JUSTDA ★★★☆ (2005.03.18発売) 照理說,《火光》這張專輯不是以市場取向製作的專輯,反倒是石康軍在新加坡受到不錯的評價後,台灣唱片公司也願意讓這樣一張充滿抒情搖滾調性的作品跟大家見面。雖然市場反應平平,但在製作上獨特的英倫憂鬱氣息,讓〈火光〉始終銘刻在許多寂寞心靈的記憶裡,難以消逝。石康軍的搖滾沒有信(信樂團)高亢清亮的激昂,創作中也缺乏色彩變化的落差,不過光是在19度音域中真假音游移自如,並四平八穩演譯出悲傷成熟的韻味,讓這張專輯的慢歌超越市場上過多情緒卻忽略態度內在的作品。主打〈愛中飛行〉找來信樂團的主唱〈信〉合作,兩面搖滾剛柔並濟。林毅心的作曲跟製作占了大半張專輯,也是掌控整張專輯風格導向的靈魂人物,石康軍也參與了五首歌詞的創作,當中流溢著悲痛感受的〈變質〉、冰冷英搖式的〈麻痺〉、〈冷凍〉,到敘事結尾般的〈解藥〉,穿插在曲目間,彷彿放大了所有失落情緒的細節,作為最終領悟。同名歌曲〈火光〉在姚若龍筆下沉浮詩律及完美契合的真假音轉換,成為整張專輯佈滿黑夜失落的溫暖核心所在。 在現今華語流行樂多元複雜的包覆下,幾乎已經沒有一張可以這樣完全投入深情的專輯,完整粗略的針對某種情緒精緻釋放,每一首作品都是足以代表著專輯意義,任一環節都能敞開與緊閉連結痛楚的記憶,《火光》最後還是提供了一個治療跟抒發的去處,如果恰巧你剛離開一段情感的話。

孫燕姿『風箏』

(2001.07.12発売) 才出道屆滿一年,就已經發行了《孫燕姿》、《我要的幸福》兩張專輯,填鴨式地讓大家很快地記住了這位音樂精靈的表現。2001年夏天,第三張專輯《風箏》帶領樂迷進入燕姿知性自主的世界:隨著風的方向,即便迷失卻也同時得到自由。 主打在節取上的新嘗試─踢踏舞。以〈綠光〉作為熱鬧非凡,北歐謂之看見綠光則延續著幸福傳說,與第二張專輯結尾的離開,〈風箏〉作為一表徵的歌詞:我不要~將你多綁注一秒。便是一種追求幸福的全新態度與自理表現。接著燕姿首度作曲的〈任性〉充分表達了鋼琴與演唱上具備的獨到風格,乾脆深刻,絕不拖泥帶水的拉扯情感,也是目前燕姿創作作品中最優秀的作品。〈逃亡〉唱出更自主的態度,對現實的壓境選擇更勇敢的踏步邁進,到底也是一首結合搖滾與勵志的嘗試。上半張暫時以〈你不是真的愛我〉作結,緩緩流溢出在詮釋情歌時燕姿獨有的傷感與溫柔動人。在上張專輯中置於末端的demo 2 完整的製作成〈真的〉,這首帶著微醺的Basa Nova感覺慢歌,保有燕姿在B面的優雅姿態,自然不做作的格調。與逃亡相左、同樣是勵志作品的〈練習〉卻不是選擇逃避,在流暢的中版下,動聽的旋律紀錄了人生對幸福的反覆練習,絕不輕言放棄的精神。K歌作品除了綠光之外,就這首〈愛情字典〉莫屬,幾乎是每一張專輯燕姿必備的流行情歌武器。另外,創意十足右獨具個性的〈隨堂測驗〉的確前所未有,但在下一張自選輯中的〈Venus〉則證明了燕姿在這種隨性曲風上自然、天真,卻有有態度的演唱風格。最後燕姿跟弟弟孫靖合作的搖滾作品〈我是我〉,依舊貼緊自主概念。略帶點甜美的龐克風格。專輯最後兩首的置入抹除了前半張滯留的嚴肅鎮定,也是只有在聽完專輯之後才能得到的小小驚喜所在。 推薦曲:綠光、風箏、任性、愛情字典、隨堂測驗